大胆质疑,树立自信
——质疑《我的母亲》一文中的错别字和病句之教学案例
语文组 马丽娜
一、背景分析
一直以来,我们手捧教科书,咀嚼其中优美词句,用心领悟作者表达的情感,潜心探究文本写作方法,殊不知,所谓的“本”也会出现误点,如果我们不认真阅读,细心发现,将会误人子弟。在教学老舍的《我的母亲》一文时,我意外发现了其中的几处问题,于是,我灵机一动,想试探试探学生的基本功,并想借机进而鼓励学生勇于发现问题,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。
二、案例描述
在学习本课第一课时时,我就将这个任务提前布置给了学生,让他们知道本课中有误点,并鼓励他们让他们尝试找出并做修改,直到第三课时我才重新提起这个话题,跟学生一起完成了这个教学任务。尽可能地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,调动起他们积极参与,主动表现的欲望,从而获得成就感。这将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片段一:激励学生,尝试质疑
师:同学们,孟子曾经说过“尽信书,不如无书”,谁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啊?
生(异口同声):不能过于相信书本。
师:那需要我们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什么能力呢?
生1:发现问题的能力。
生2:质疑问题的能力。
生1:独立思考的能力。
生3:实验考证的能力。
师:我们的同学太厉害了,总结地好全面啊,比老师理解得更好。那老师今天就给你们布置一道课后题,看看同学们的发现问题的能力怎么样,好不好?
(学生们很兴奋,表现出乐于参与的样子。)
师:我们受人尊敬的老舍先生也由于粗心大意,写作时出现了一些问题,同学们能不能以你们的火眼金睛鉴别出来呢?
生1:写错了字?
生2:用错了词?
生3:用错了标点符号?
生:……
(学生此时手舞足蹈,说什么的都有,当然有一部分是认真参与的,还有个别同学纯粹就是为了表现自己。)
(评:抓住这个主动探讨的契机,适机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哪个字写错了,哪个词用错了。以此激励学生按照自己平时所学到的知识去判断,并提高自己的语言感知能力。)
片段二:学以致用,总结方法
师:既然如此,我们就先来找找文中将哪些字用错了,分别出现在哪些句子中?
(学生们很踊跃,快速地将错别字找了出来。)
生1:“我以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”中的“的”字,应该是“地”字。
生2:“可是殷勤的给他们温酒作面”中的“的”字改为“地”字,“作”字改为“做”字。
生3:“很早的便睡下”中的“的”字改为“地”字。“凡是她能作的”中的“作”字改为“做”字。
师:同学们,很聪明,不但将错别字找了出来,还进行了修改。那么你们能不能把辨别的方法告诉老师呢?
生1:“的”用在名词前 ,“得”用在副词形容词前 ,“地”用在动词前。
生2:一般表动作的用“做”字,固定搭配的用“作”字。
(评:学生的表现太好了,举一反三的能力非常强,我借机又补充了几个句子,让他们完成,结果很令人满意。)
师:除了错别字,还有两个句子有问题,能找出来吗?
(……)
(评:学生们很茫然,病句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,所以一下子找不出来也是正常的。接下来我让学生集中读第六段和第九段的内容,过了一会儿,学生中有人就看出来了问题。)
生1:“感谢大姐,把我揣在怀中,致未冻死”中的“致”用在此处不合适。
生2:“这些习惯至今还被我保存着”中的“保存”与“习惯”不搭配,应改为“保留”。
师:非常好,那么“致”字为什么不合适呢?(学生不知所措)
师:“致”表不好的结果,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,应该为“才”,突出我的存活实在不易。
三、案例反思
美国心理学家卡鲁尔认为: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,只有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,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,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文。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。”课堂上应充分发挥“教师为主导,学生为主体”的作用,为了摆正这一角色,在课堂上,我循循善诱,随机应变,既善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,又善于倾听学生的回答,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中肯的评价,正确引导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。既对知识作正确的指引,又根据课堂的动态生成适时的点拨,确保学生掌握的知识就要落到实处。
因此,在平时的教学中,我们只有结合教材及学生实际来调整教学策略,鼓励他们大胆质疑,独立思考,我们循循善诱,正确引导,激发兴趣,让学生乐于表达,激发学生的自信心,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