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代表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时提出的“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、有梦想,爱学习、爱劳动、爱祖国,德智体美全面发展,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。”这一论断将劳动教育提上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。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初中级职业劳动者的主阵地,承担着对中职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任务。但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对学生劳动教育重视不够,导致学生在校劳动观念淡薄,劳动意识不强,顶岗期间不愿吃苦,怕累怕脏,在企业中难以立足,狼狈返回学校,甚至“逃亡”社会。为此,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劳动教育,既是落实总书记“三爱”精神的具体体现,也是中职学生承担未来职责的需要。笔者以为,做到以下几点尤为重要:
一、加强对中职生正确认识劳动的教育,增强其劳动观念。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,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,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,是的内容之一。目前社会各个层面对职业教育有着错误的认识: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培养一线操作工的,伴随着他们的只“苦、累、脏、差”,就是在厂里干活的。这使得一部分学生产生了自卑心理,觉得来职业学校念书是一件没有面子的事情,在亲朋面前甚至都不敢或不愿谈及自己的学校,专业。殊不知: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。要适应未来的职业活动,固然需要足够的知识和较为完善的技能,没有高尚的劳动品质和极强的劳动能力,员工的技术优势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,质量就得不到保证,在企业中就难以做出突出的成绩。为此,在学校教育中,要注重对学生劳动观念的教育。让学生明白劳动是价值的真正源泉,无论是有价劳动还是无价劳动,都是可贵的和值得珍惜的。苦也好,累也罢,劳动不仅有关人的健康和智慧,也有关人的快乐和美好。劳动使我们生活丰富多彩,劳动锻炼和造就了我们人类。人的伟大其实就在于会劳动、能劳动和爱劳动。没有劳动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,能体现劳动的生活是充满幸福的。劳动证明我们不懒惰,劳动说明我们不贫穷,劳动表明我们不落后。只要我们想进步、想拥有、想改变,劳动一定能够为我们实现。
二、加强中职学生集体荣誉感教育,增强其劳动观念。有些学生在值日时会将自己负责的区域范围打扫之后,就溜之大吉了。至于自己负责的区域到底干不干净,干净程度如何,都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。有的学生在轮到自己值日的时候,将属于自己份内的事情不做,而强行摊派给其他的学生。还有些学生虽然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,自己又懒得动手,又不愿意去做;又找不到别人帮忙,就装作忘记了。一些只要完成细琐任务的学生在做完自己份内的事情之后,就会站在一旁等组内其他学生,没有主动上来帮忙的,团结友爱、互相帮助的精神,一点都得不到体现。很多班级打扫卫生时,总是会有班主任在场“指导”。所以,中职学校尤其是班主任应注意将学生集体荣誉和每个学生的荣誉、利益结合起来,让他们在集体劳动中感受快乐与荣耀,并且要形成一种友爱互助的融洽气氛,使每个团队成员都能感受到团队荣誉的温暖,人人心情舒畅,精神振奋,将热爱劳动作为自觉行动。
三、通过安排学生参加当地的农、工、林、牧、渔等的生产劳动、安排学生参加校内外服务性劳动和公益劳动、组织学生参观工农业现场的生产劳动等途径,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服务岗位实践活动中,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,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,用自己的理智去感悟劳动的意义和做人做事的道理,从而内化为健康的思想、品格,外显为良好的劳动行为和自觉劳动习惯。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劳动,尤其是社会的公益劳动,我们可以尝试在学生中建立劳动记分制,纳入学分考评。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,规定应参加的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的时间和应掌握的基本劳动技能,制定评分标准,由家长、学校和相关部门共同考核,并把它作为学校评优秀学生、优先就业的条件之一。评估中部分差生在劳动上的特长得到肯定评价,他们增强了自信心,有些学生还能把在劳动中敢于克服困难的勇气迁移到学习中,促进了文化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进步。
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认识,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,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,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,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。中国梦的实现---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,不仅需要各领域的领军人才,更需要千千万万高素质的劳动者。当前,中职学校劳动教育缺失和不足带来的各种问题日益凸显,要扭转这一局面,需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劳动教育,广大教职工用心参与,形成重视劳动教育的大环境,创造开展劳动教育的条件,放开学生的手脚,让他们在劳动中感受劳动的辛苦与光荣。
|